“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,这就是悲剧!”
有很多人热衷于悲剧,电影,文字,乃至歌曲,无不如此,如果有哪种艺术载体可以大把大把的赚取受众的眼泪,那么它一定会大受欢迎,为什么?
我了解过一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,这位奥地利精神病医生非常“迷信”本能欲望的力量,实际上这种力量的确可怕。老弗把人格分为三层:最底层的“本我”,这是人类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,遵循快乐原则;最高层的“超我”,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,遵循道德原则;中间层的“自我”,这是一个真实的、矛盾的、挣扎中的“我”,也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自己,“自我”强烈渴望满足“本我”,但是却不得不受制于“超我”,遵循现实原则。我想,了解这一点或许可以勉强解释人们对悲剧的热衷。
首先,我想要进一步分析一下。人们想要完全实现“本我”,这在现实社会中几乎是不可能的,道德不会认可,法律不会允许,即便是你的亲友也不可能坐视不管,然而“本我”是人类最本能的渴望,在“本我”受到压制进而形成矛盾的“自我”时,本能依然是本能,渴望依然是渴望,不可能被忘记。在这种情况下,人类,这种感情丰富的动物,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情绪来发泄不满,就像不懂事的小孩儿在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时,就会拽着母亲的裤腿大哭大闹,甚至扑通一下趴在地上不起来。当然,最为一个身心发育健全的成年人来说,再耍小孩子脾气是要被笑话的,所以,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,就连这种发泄的渴望都被压抑住了,这也许就是所谓“成长的烦恼”。
“成长的烦恼”是每一个人都要承受的,它是“本我”越来越受到压制时的情绪反应,他的外在表现虽然再也不会像我们“年幼无知”时那样的强烈,那样的不依不饶,但是,实际上在我们内心深处会有比幼年时更加激烈的矛盾冲突,甚至怨恼,因为我们长大了,我们已经太在乎旁人的眼光,我们再也不可能又哭又闹,忘我的发泄了。
这就是我们热衷于“悲剧艺术”的精神原因之一。小孩子不会去看悲剧,因为我们的社会允许他们尽情的发泄心中的不满,他们发泄完了就会暂时忘记“不满”,进而开开心心的去读美丽的童话故事,去看轻松幽默的动画片,甚至在玩过家家这种“早期舞台艺术创作”的游戏时,都能描绘出一种天堂似的生活。小孩子是这样的,然而我们不能,我们已经“自觉”的接受了太多的社会行为规范,我们再也不是小孩子了,那么我们就不用发泄心中不满了吗?这当然绝对不可能,只不过我们的发泄方式也是被约束了的,比如说沉醉在悲剧里!
悲剧是一个好东西,他能够让除了“呆、傻、痴、幼”以外的受众自觉地,忘我地沉醉其中,产生莫名的同情,就好像自己就是悲剧中的某个人物——看啊,多么的悲惨,就像我所经历的一样!哪怕是万恶不赦的罪犯也会这样。当然前提是悲剧的受众心智健全,并且所看的悲剧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。
综上所述,悲剧性的“自我”让悲剧大行其道,悲剧源于我们内心深处不得发泄的怨恼。
我想,我们即便已经不是小孩子,但是我们比小孩子更需要发泄不满情绪,有时候这种情况会走向夸张,形成一种极端的悲情意识,让我们成为异常敏感的人,哪怕只有一件小事让我们不顺心,我们就会抓住机会发泄一通,大哭一场,骂人,把自己灌一个烂醉,甚至假装跳楼,假装投湖,当然,有时候我们跳楼和投湖也会玩儿真的,在这里我要先缅怀一下沉睡于我母校龙湖淤泥中的悲剧式的灵魂。
从“本我”欲望到“自我“的矛盾,从悲剧的盛行到我们越来越脆弱的心灵,这本身就是一场悲剧,甚至人类社会的诞生就是一场夹杂了几分荒诞的大大的悲剧,每个人都在这场悲剧中上演自己的悲剧角色,惟妙惟肖,出神入化。
我又想起了小孩子,他们在成为青年之前不会有什么“成长的烦恼”,但是我们有了,我们和小孩子的区别就在于,我们不肯轻易地哭泣,我们太想达到“超我”的完美境地,达到一个再也无需发泄不满的极乐境地,但是我们已经“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,这就是悲剧!”
小人物、情感、时代
甚至性别等多重悲剧糅合的小众经典
甚至性别等多重悲剧糅合的小众经典
瞪谁谁(怀孕)分裂
《十七岁不哭》里的“大黑牛”李晨
你瞅啥
你瞅啥
图片来自“@微看郑州”
《茶馆》
《雷雨》
- 谈东西
- 暂无标签